乐为史志写华章

陈治辉


2013-09-16 14:28 【字号 大 中 小】【论坛】【打印】【关闭

——记副处级退休干部李学政的史志情怀

李学政,男,1947年1月生,大专文化,1974年3月部队退伍后在乡镇工作,曾担任过多年乡镇党委书记,2002年10月担任双峰县副处级干部、县委政府督办员,2007年退休。作为双峰县经济社会发展历史的亲历者之一,退休后的李学政职退身不退,依旧发挥着余热,生命不息、笔耕不缀,为双峰的史志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积极编写部门简史

2007年7月,县委要求各乡镇、各县直单位撰写双峰县1949年至2007年党所领导各项工作的回顾或简史,为全县编写《中国共产党双峰县历史》作好资料准备。先后有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县委宣传部、县纪委监察局聘请李学政为这些单位的特邀写作员,主笔撰写单位简史,他乐意地接受了聘请。

2007年8月至11月,他为县委统战部撰写了《中共双峰县统一战线工作史》(1949年10月——2007年12月)。共5章和结束语约3.8万字。在写作过程中,到县档案馆查阅档案资料200余卷宗,在单位查阅资料100卷以上,至2008年1月经审查后付梓。

2007年11月至2008年1月,他为县工商联撰写了《双峰县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发展史》(1949——2007年12月),共6章和结束语约3.5万字。在撰写前到县档案馆查阅资料约100卷宗,在单位查阅资料150余卷宗,至2008年1月底审查后付梓。

2008年2月至6月,他为县委宣传部撰写了《中共双峰县宣传史》(1949年10月——2007年12月),共五章、两个“附录”,约7.5万字。在撰写过程中到县档案馆查阅资料约100余卷、在本单位查阅资料300卷宗以上,还在县科协查阅了部分资料,至2008年6月经审查后付梓。

2008年6月至8月,他为县纪委、监察局撰写了《双峰县纪检监察史》(1952年——2007年12月),共6章和结束语及三个“附录”,共13.8万。在撰写过程中,他到县档案馆查阅资料约80余卷宗,在本单位查阅资料300余卷宗,并走访了有关老干部。至2009年5月,经审查后付梓。

对以上4个单位“历史”编纂,李学政十分认真,也花了不少精力。因为时间短、任务重、要求高,他不得不加班加点,除了与在职干部一样按时上班外,连双休日和节假日也很少休息。一般情况下,白天查阅资料搞好摘录,晚上在家撰写,往往写到翌日凌晨2点钟。他认为退休后奉献点余热也是应该的,从不计较个人报酬,由单位负责人表态付多少补助就领取多少补助。

主笔编纂党史正本

2008年9月,县委党史办聘请李学政为《中国共产党双峰县历史》(1949——2010年)特邀写作员,并担任编辑。他没有推辞,接受了这一任务。第一次给他的任务是撰写第六章、第七章初稿,至年底此两章完稿。2009年1月,由于还有几位同志原来分写的几章因年迈体弱等原因难以写下去,县委党史办领导请他接替写下去。尽管资料难搜集,精力也有限,但他还是愉快地接受了任务。这一年,他笔耕不缀,潜心修史,直到年底共写出初稿第一章、二章、六章、七章、八章、九章、十章、十三章和十四章的第一、二节;十五章的第一、二节,共30余万字的初稿。双峰县党史正本共五编十七章,他撰写的内容达一半以上。初稿完成后,他又帮忙统稿修改,剔除重复,统一文风或调整章节等。通过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领导、专家、学者及县、市党史联络组征求意见,反复修改,数易其稿,至2011年12月终于正式付梓。

据统计,为了全面真实地反映中国共产党双峰县的历史,在撰写党史正本初稿的一年半时间里,李学政在县档案馆查阅资料达3000余卷,收集有关资料200多份,采访老领导、老干部、老职工及知情人士达100人以上。无论在严寒冬天还是炎热酷暑,他每天工作12小时有多,一心扑在写作上。当时,他只有一个信念:尽最大努力写出有存史、资政意义的初稿,至于报酬,他从来没有提过任何过分的要求。

倾身编修部门志书

2012年5月下旬至8月中旬,县民政局聘请李学政和贺戡黎同志撰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双峰部分》,他们尽心尽力按省里的要求撰写了“双峰部分”的正稿,并且对全县16个乡镇政区的初稿精心全面地进行了修改,甚至个别乡镇因不合要求而帮助他们重新撰写。经反复与各乡镇核对、修改,最终形成了正稿,受到了娄底市“政区大典编纂委员会”的好评。

2012年9月份,双峰县全面启动第二部县志的编修工作,首先进行的是各部门志的编修阶段。2012年10月8日,受县委宣传部的邀请,李学政为该单位编写了《双峰县宣传教育志》(1988—2012)。全志共6章约7万字及附领导班子附录,并代写序言。查阅资料约300卷,采访干部10余人,历时3个月,于2013年1月初完稿,不久后审查付梓。

2013年2月,受县委统战部邀请,李学政为该单位纂写《双峰县统一战线志》(1988—2012)。全志共7章20节,2个附录及代写序言,约3万字。他共查阅资料约200余卷宗,采访干部、知情人8人,历时2个月,于4月底完稿送审,不久付印。

2013年4月底,受县纪委监察局邀请,李学政为该单位撰写《双峰县纪检监察志》(1988—2012)。全志共5章,15节,2个附录并代写序言,约5万字。他共查阅资料300卷宗,采访干部15人,历时2个多月,于6月底完稿、送审,不久付印。

2013年5月底,在县侨联的邀请下,他挤出时间,为该单位编写《双峰县侨联简志》(1988—2012)。全志共4节,3个附录,约1.5万字。在撰写期间,他除白天查阅资料外,晚上加班加点,坚持每晚笔耕2—3小时,双休日不休息,于6月中旬完稿交审付印。

2013年6月受县民政局邀请,他为该单位编写《双峰县民政志》(1988—2012)。现正在进行紧张的资料收集整理。

“为学之道,乃为政之德”。李学政先生虽然即将年届古稀,皱纹已悄悄爬上脸颊,听力和视力也在不断下降,可他依旧呕心沥血、任劳任怨、矢志不渝地为双峰的史志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快乐而不知疲惫地耕耘着,可谓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李学政先生乐当史志园里的老黄牛,在双峰史志园里将流芳百世,名垂千古。

来源:双峰网(责任编辑:龚向阳)

浏览统计:

上一篇:且看黄花晚愈香

下一篇:油画新秀刘爱军

  • 今日关注
  • 部门风采
  • 乡镇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