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树坪古桥系列之十:大泉桥
李长庚
话说青树坪境内的两条主要小河流,一条叫做石子江,一条叫做大泉河,两水在金台山下相汇而成侧石桥河,最后注入湄水。前面所述多座桥梁是沿着石子江叙述,而实际上在大泉河没有汇合之前,也有几座古桥梁。
大泉河发源于邵东流光岭的乌龙岩,在进入青树坪境内不远却开了小差,朝着花门方向而去,留下了高桥和洲上桥两座古桥,其规格与历史都和聂家桥不相上下,然后再扭转方向,进入一块名为“金沙”的小块堆积盆地,据说曾经建有金沙桥,今已不存。但顺流而下,便是著名的大泉桥。大泉河 名全因附近一口大泉而得,很有 来历。
据清同治年间的曾氏初修族谱记载,早在清康熙年间,曾氏族人从邵阳荷叶迁入青树坪,相中当地有口荷叶塘,且塘中又有一口大泉水汩汩而出,认定是风水宝地,于是择地而居,并出重资修建双拱石桥,初名介田桥,在清道光年间补修时命名大泉桥。
桥的两端各设踏步,桥上立有石碑,刻有联云:
千万顷波涛胥静;
三百年砥柱重新。
联刻于桥神浮雕两侧。在桥的上首建设石砌大坝,减缓水流对石桥的冲击,又提高了上游水位,增加农田灌溉面积,这种事关大局的设计,不得不惊叹先人的高见与远识。
先人在曾氏族谱中的一篇《大泉村记》的佚名文章中,高度赞颂这个地方的四时风光:春季“泉涓涓而始流,水淼淼而初响,梅花与绿波相映,柳线偕碧浪轻飘”;夏季“两岸青山环绕左右,薰风微拂,莲萼生香,挹流漱齿,坐矶垂钓,清凉袭人”;秋季“烟霁云敛,水天一色,展步银塘,清景满目”;冬季“ 水聚寒纹,惟泉最温,淆之不浊,澄之最清”;“光顾四时,变态不穷,而乐亦不穷也!”如斯美景,今已不存,古人若在,该 作何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