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树坪九工十八匠之二十六:五花八门修理工
李长庚
早年, 在传统行业中,几乎没有修理工的位置,偶尔有进入人们视线的,是比较大件的修理,诸如箍桶、修伞之类,但在节衣缩食的年代里,有许多不起眼的衣服鞋帽、钢笔钥匙等等,弃之可惜, 用之不便,于是就出现了一个修理群体,且在江湖上占有一席之地,我们把他们谓之“修理工”。
青树坪是座千年古镇,早在清代就曾是湘乡县最大的编制镇,人口达到十四万多人,涵盖现在的印塘、锁石、花门、三塘铺、甘棠等地,因此市井繁荣,谋生相对容易,于是街面上出现了许多修理摊,他们不需要很大的地方,也不需要门面装潢,有的甚至连桌子也不要准备,一条板凳就行。但是他们手艺精湛,很受欢迎,因此名气很大,生意兴隆,竟然能够养活数口之家,虽然艰苦点,毕竟可以生存,这是后话。
由于位卑人众,这个群体也就名不见经传,但在我的印象中,却可以说出这些前辈的大名 ,且听我一一道来。
中国几千年来都以毛笔当家,自从引进西方的“自来水笔”(即钢笔)以后,钢笔曾经成为一种“时氅”,但是容易损坏,需要及时修理。
我家不远就有一位从邵阳迁来的叫做成(读常)梅青的老人,就以修理钢笔 著称,一辈子以租房为生,仅靠修理养活了七八个子女 成人。 另有一位叫做邓绍华的老人则以修伞补鞋为生,也是子女众多,艰难度日。还有修理桌椅板凳的,修理锅碗瓢盆的,不一而足,五花八门。
在这修理行业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不在乎修旧如旧,而是一弃了之,但是修锁配钥却在不断更新, 防盗门和摩托车的大量涌现,催生了一个开锁行业 。
老街有个先天性哑巴叫做李立仁,依靠自己的聪明智慧在修锁行业独占鳌头, 专事街头摆摊兼上门服务,历经三十多年,不幸于去年病故,给很多人造成不便,但大家都很怀念他的为人与手艺,可见修理行业虽微,也是可以成就大事业。如今,电器与电子产品进入千家万户,又一批新的修理工应运而生,继续着一个个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