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树坪九工十八匠系列之九:修桥刻碑奠基人

李长庚


2016-03-01 09:02 【字号 大 中 小】【论坛】【打印】【关闭

在中国历史上,传承时间最长最久的职业当推石匠。许多饱经 风雨侵蚀的石拱桥,许多流传千古不朽的碑文,许多精美绝伦、活灵活现的石雕佛像,都一一出自石匠之手,堪称中国数千年历史文化之精华,在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有着 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石匠有粗石匠和细石匠之分。粗石匠主要制作大料石,从事开山凿岩、修桥铺路建房奠石基等工作;细石匠主要是雕刻石碑上的文字和图案。一般石匠粗活、细活都干,但有所偏长,也有个别的某一项技艺高超,故只从事某项工艺,这主要是指细活工艺。石匠都尊鲁班为祖师,定时祭祀,尤其是奠基时,这个仪式不能少。

 

石匠的工具比较简单,一把大锤,大锤的木柄要软而韧,甩打起来有力但不震伤手腕、虎口 ,一把小锤,一把中锤,几根钢钎,几根小錾子,石匠一般还要学会几手铁匠活,经常要鎏錾子。

 

湘中地区遍布石灰岩和大理石,也有少量麻石。石匠的第一道工序就是采石料,在没有炸药的时代大多用的是“碀”的方式 ,即在石材中按照石头的纹路 凿好碀眼,然后再在每个碀眼上放置一块一头尖一头厚的碀铁,再用大锤轮流使劲击打,石块在重挤压的作用下裂开成所需要的石料,这种方式费力费时,算是一种原始采集方法,在大力兴修水利的年代里为节约成本而被广泛使用。当然,采石更多的是放炮,即用炸药炸石,装填炸药的多少,炮眼的方向深浅是石匠必须掌握的技艺,技艺高的石匠放炮所采的石料非常适用,又不浪费,很是受人欢迎。所采石料分三类,一是建筑用石,用于修房屋时作地基石、阶沿石,修路作路基石,修桥作桥墩石等。二是器物打制用石 及用来打制日常生产、生活品,如石碓、石磨、石碾、石柱等。三是特殊石料,用来制作、雕刻石狮、石碑、墓碑、牌坊等。在备料过程中,最能体现一位石匠师傅的手艺 高低,尤其是修桥梁,必须由有丰富经验的“里手”(方言:能手)把关才行。

 

青树坪境内多石匠,这与地理环境和历史进程有关。远在一千一百多年 前的后唐同光年间,聂姓家族就在小石子江上(今业稼村内)架起一座石板桥,每块石板长八尺、宽三尺,厚达尺半,历经千年风雨岿然不动,蔚为壮观。在以后的历朝历代中, 修建的石拱桥多达二十余座,至今保存完好,还有 空雕实镂的贞节牌坊,无不体现了石匠先人们的高超技巧和时代特征。

 

集体化时代 使石匠行业突飞猛进,几乎每个生产队(现在称小组)都有石匠 。那时候,修建群力水库、南冲水库、曲江坝水库等,都是全民上阵,人海战术。 工地上炮声隆隆、锤声叮当,人来车往,热火朝天,硬是依靠一双双大手、一把把铁锤,把一股股清流引向四面八方,为农业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72 年,全国“农业学大寨”,当时的双峰县委、革委会组织青树坪、五星、朝阳人民公社集中优势兵力开发“癞头山” ,一座沉睡 了数万年的巍峨石山被人民的精神力量所感染、被唤醒,在“队队出石匠,人人是 天工”的口号鼓动下,涌现了大批“女石匠”,笔者曾以《癞头山上的女石匠》为题作了报道,被《湖南日报》采用刊登。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石匠行业的许多工艺得以改进,过去的放炮炸石等采料方式已被电钻、电割、电磨代替 ,过去用以奠基的石材已被钢筋混凝土代替,石匠的作用渐渐萎缩,仅在刻碑雕狮等少量细活上保持着一定的地位。

来源:双峰网(责任编辑:龚向阳)

浏览统计:

上一篇:青树坪九工十八匠系列之十:鲁班传人遍城乡

下一篇:青树坪九工十八匠系列之十一:玩泥巴的行当

点击进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