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留下的无字家规

朱水平


2017-10-27 15:43 【字号 大 中 小】【论坛】【打印】【关闭

我的父母是非常平凡的人,但有着不平凡的一生,她们两手空空而来,两袖清风而去,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物质财富,但留下了世代可以传承的精神财富。她们虽然没有读书,不会写字,但她们用实际行动为我们谱写了一本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家规家训。

我的父亲年幼时带着我的叔叔随着祖父祖母颠沛流离,乞讨为生,父亲十二岁那年祖父和叔叔相继病逝,父亲到桃源一个硝厂做苦工, 后被国民党抓壮丁放到辰溪兵工厂当兵,十八岁那年毅然离开国民党参加了地下党领导的部队于建国前参加革命,父亲在部队舍生忘死,多次身负重伤,死里逃生,屡立战功,在湘西剿匪中带领侦察班的战士冒险活捉过国民党的伪师长及土匪头目,被授予为“湘西人民除匪功臣”的荣誉称号,在一次战役中率领侦察班一班战士,顽强作战,左腿中弹倒在一大堆尸体中,后虽被部队救回,但终身致残,行走不方便(事迹被《娄底日报》等党报以“一位湘西剿匪老战士的传奇人生”为题报道过);转业后组织安排到农业合作社当社长,后又转入到国营长沙及本县一些企业工作,到地方后维续保持着部队的优良作风,拼命工作,离休后留在企业工作了一段时再回到家乡仍继续发挥余热,如义务修路,修水塘堤埧,开垦荒山等。

母亲的童年也很凄苦,五岁那年我的外祖母去世,那时我的两个舅舅年大的三岁,年少的不满一岁,外祖父在河边摆渡维持生计,母亲既要带两个弟弟,还要帮别人放牛,喂猪,挣钱来补充家里的生活,解放后母亲当上了农业合作社的妇女主任。母亲带领妇女破冰挖氹造肥,开荒造田,修水利及集体劳动时出工在前,收工在后,吃苦耐劳的精神,至今仍在乡里流传。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在外工作很小回家,每个月一般回家一、两次,但回家都要买点糖果零食牵着背着我们到年岁大的长辈家走走,父亲的亲人很少,唯一的亲人只有他的一个舅舅和一个堂叔,父亲在春节里几乎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母亲在每年的大年初一带上我们去拜年,父亲回家时乡亲们都喜欢来我家叙一叙,不论谁来了都热情相待,父亲敬烟,母亲端茶,家里有好吃的毫不保留的拿出来给她们吃,有时还留她们吃饭。她们常说“远水救不了近火,三年邻居胜亲人,结仇容易解冤难”等等,一生从不与人争吵,与邻居或乡亲及同事和睦相处。

父母从小在苦水中泡大的,对贫穷者非常同情,父亲见到有乞讨的都要给点钱或者买点吃的给他们,身上的衣服经常脱下给了那些衣襟单簿破烂而挨寒受冰的人,我参加工作时省吃俭用给他制了一件军大衣,他没穿到一个月就送给了躺在路边一个乞丐,我们给买的衣服他都没穿多久就送给了别人,自己一生经常穿着打补钉的衣服;他在双峰煤矿工作时,当时煤炭供应紧张,许多人从凌晨排队到晚上才卖到煤,有的没带饭或粮票,那时是计划经济,父亲每餐只有三两粮,他不论是家乡还是外乡来的,不论是熟人还是素不相识的,把自己的餐票给他们,自己忍受饥饿;他年老后住在我家就经常到街上走动,有次在天青街碰到一个熟人诉说着儿子患重病住院没有了医疗费而发愁,他二话没说带他到家里吃完饭后带上工资折到银行把钱取出来都交给了他,这样倾囊相助的情况不胜枚举。母亲宁可自己不吃也要打发给乞讨者,从亲戚朋友中借来一升米要分一半给比我们更困难的人,家里的东西,只要别人需要,豪不吝惜,鼎力相助,在住院中将亲朋好友送给的东西分给病友,将身上的钱掏出来给那些交不起治疗费的病人。

父母在五十年代结的婚,共生育了五儿一女,我的一个哥哥因饥饿夭折外现留下了我们五姊妹。她们既对我们很慈爱,但又很严厉,打小起父母在我们耳边唠叨最多的是“饿死莫为盗,做贼要座牢,毒人的东西莫吃,违法的事莫干,等等。我们小时候如果偷吃了别人家或集体的瓜果,轻则罚跪挨骂,重则荆条相打,我那死去的哥哥在大跃进时期因偷吃了公共食堂里的一钵饭被父亲知道后打得皮开血流,因此我们不敢有丝毫贼心,如我在企业当总务,管几百人的伙食,尽管那时家里非常困难,从不敢拿公家一斤一两食物,贪污一分一厘现金,在父母的重教严管下,至今我们这一大家子几十口人中,没有一人有偷鸡摸狗,男盗女娼,吸毒贩毒等违法乱纪和违反道德行为的。

“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勤俭为本,劳动光荣”也是父母对我们说得最多的。从小父母就要求我们为集体放牛,打牛草,插秧割禾等劳动,哥哥十四岁就到大石山石灰厂做工,十七岁到“三线”修铁路,后学医救死扶伤;我十五岁那年,组织上鉴于父亲在部队受过伤,又家庭经济困难,让我提前顶父亲的职到双峰县水泥厂工作,当初安排到食堂负责实物验收,保管和经济核算,父亲由于我年少,仍住在厂里义务当门卫以便管教我,他每天早晨五点钟叫我准时起床将餐厅和厨房及餐桌、餐橙、饮具等打扫清洗干净,一有空就帮助师傅干活,不仅帮助上白班的干还帮助上晚班的干,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从那时起不分份内份外,不计报酬加班加点忘我工作逐渐养成了常态和爱好;大弟也是初中毕业父母就送他学建筑工,他出师后一边为别人建房,一边在父母的协助下做砖、烧砖、砌墙、加工水泥预制构件等,通过三年的艰苦努力在基本上没有雇工帮忙的情况下建成了全村第一座红砖楼房,因他建房质量好又速度快,大家都争相聘请,后他带领本地数百民工到株洲等地为人们建得了广厦千万间;二弟和小妹学校毕业后原在国有企业工作,企业倒闭下岗后在私企打工,不论在哪里工作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没我们这个家,勤劳好学,爱党报国,”父母用自己的实际不仅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而且激励着我们的后人:我的侄儿侄女中已有从学校毕业后就从医从教的,或在企业当工人的,还有的正在学校读书,没有一个是游手好闲的;2014年我儿子读完大一报名参军,当时有的同学和朋友劝他别去免浪费青春,他在媒体上发表了《我的军人梦》表明是完成爷爷的遗愿并表达了入伍的决心,入伍两年每年都被评为了优秀士兵,还有多次嘉奖,并有幸被选中参加了在首都举办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大阅兵”及“两会”期间的安保任务,部队颁发的各种奖章,奖牌,荣誉证书有一大袋,现返校读书当了班长,对班上的工作非常负责,他写的《军营成就人生》参加全国大学生作文竟赛获得一等奖,并被有关媒体报道,学校多次安排他负责学生军训和在学生会上介绍自己入伍经验,他慷慨激昂地鼓励学生投笔从戎。去年我妹妹的小孩参加高考成绩比较好,本可以在本省读一所好学校,但他报考西藏大学,打算毕业后到西藏工作,支援祖国的边疆建设。

我们因兄弟姊妹多又家乡很穷,现在我村还是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而且父母还喜欢救助他人,我们经常少吃甚至挨饿,我们五姊妹结婚父母都没有给过钱物,并我们前面三兄弟还都分担了一些债务,我们对父母的做法,特别是当我们都挨饿受冰时父母还要救助他人时有责怪。直至父母逝世时许多长辈有的举着拐杖,有的由后辈扶着或背着前来吊唁,哭诉着父母曾给予的恩惠,在乡亲们的一片赞美声中,我们过去对父母的怨恨顿刻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为之骄傲和敬重。

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年中秋节我们兄弟姊妹带领家人,在老家杏子铺镇我的大哥家里相聚,奠拜父母时,我的兄妹们都说到父母虽然没有给我们物质财富,但她们那些爱党爱国,勤劳俭朴,行善积德,团结他人,尊老爱幼等精神,是我们后人的一面旗帜,要我出来以世代传承下去,为此我特撰此文,既是对父母的念,也作为我家的家规家训。

来源:双峰网(责任编辑:龚闯)

浏览统计:

上一篇:致远方的爱人

下一篇:八声甘州·四十感怀

  • 今日关注
  • 部门风采
  • 乡镇要闻